一、项目简介
岳西县位于大别山东南、安徽省西南边陲。1936年析潜山、太湖、舒城、霍山4县边区置县,如今全县总面积2398平方公里,人口41万。岳西县是纯山区县,境内群峰逶迤、林壑幽深,民间文化呈现多元化原生态特质。
岳西鼓书,又称“说书”、“打鼓书”,清同治年间,本县已有湖北大鼓流传,历史达百年以上。岳西鼓书是一种由单人表演,击扁鼓、打牙板,有唱有说的曲艺形式,属于曲艺类的说书项目。鼓书曲目主要以长、中、短篇传记和坊间唱本为主,兼及现实生活题材创作。艺人需要掌握传记故事的主线情节,多现场即兴编词,坐、站、说、唱不拘形式,使用当地方言说唱。所唱主要曲调为单曲体“平板调”,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十字句”的上下句反复式句体,合辙押韵,平仄相宜。
岳西鼓书艺人在长期艺术实践中,以湖北大鼓为基础,吸收当地民间艺术养分,说唱方式独特,唱腔曲调丰富,传统书目众多。老少咸宜、受众面广。长期以来,当地生活礼仪和民俗活动,都有岳西鼓书的演出,在民众的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基本信息
(一)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岳西县,位于大别山东南、安徽省西南边陲。1936年析潜山、太湖、舒城、霍山4县边区置县,如今全县总面积2398平方公里,人口41万。岳西县是大别山区纯山区县,岳西鼓书发祥地和主要流布地域都集中在县西部,与湖北省英山县为邻,历来文化交流频繁,岳西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山区人民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传承、促成了岳西鼓书的形成和发展。
三、项目说明
(一)分布区域
岳西鼓书历史上在太湖后北乡地区广为流传,主要分布地在店前镇、白帽镇、冶溪镇、河图镇、古坊乡等一带,后扩大到温泉镇、连云乡等全县各地。近几年冶溪镇鼓书艺人演艺活动频繁,已经影响至周边各县。(见附件1)
(二)历史渊源
据考察,岳西鼓书源于湖北大鼓(东南派),清代同治年间由太湖后北乡传入今岳西县,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从艺人的师承关系追溯,早期由湖北饶姓艺人传来鼓书,因其演出内容贴近生活,说唱形式通俗易懂,单人表演自由灵便,很快就被山区民众喜爱并接受,一时效仿学唱,风靡乡里。渐形成职业演唱。清末民初店前镇的汪坤山和太湖人叶开诚是本县第一代职业鼓书艺人(原先都是唱道情),他们继承前辈的说唱技艺,结合本地方言,形成了以太湖后北乡口音为基础的岳西鼓书方言语系并沿袭至今,是岳西鼓书的奠基人物。
其后有著名的店前艺人汪洪早,建国后应县文化部门所邀,在文化馆开办了三期全县鼓书培训班,传授弟子众多,是岳西鼓书繁荣发展的核心人物。汪洪早的弟子李启厚曾是县文工团演员,1959年参加过安庆地区会演,是让岳西鼓书走出县城、登上城市舞台的第一人。在此时期,全县范围内演出十分活跃,范围扩大到天堂镇、温泉镇、五河镇、连云乡、中关乡等县域各地。其时,全县计有职业艺人10余名,业余说唱者难以计数,这代艺人极大的丰富发展了岳西鼓书的表演形式,使鼓书在六十年代初盛极一时。
“文革”后岳西鼓书再度复兴,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因受时代变革、文化环境变化的影响,岳西鼓书演出日渐稀少,演出范围又收缩到店前镇、冶溪镇、古坊乡一带,如今田间地头已鲜见说唱艺人的身影。
进入新世纪,随着各级政府重视文化艺术的发展,新一代鼓书艺人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开拓思路,大胆创新。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走村串户个体说唱,更采用了新兴传播形式,自录鼓书光盘销售到附近周边乡镇、太湖县等地。尤其随着外地农民对精神文化的渴求和浓郁的思乡情结,岳西鼓书说唱以磁带、光盘的形式伴随着农民工的大潮出现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成为慰藉游子的精神食粮。
岳西鼓书在我县经历了清代的传入期,民国的发展期,建国后的兴盛期、“文革”期间的停滞期,及现如今的复苏期,虽几经兴衰仍顽强不息,在民间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基本内容
1、表演
岳西鼓书,又称说书、打鼓书。是一种由单人击鼓打板,边说边唱进行表演的曲种。鼓书由开场“书帽”、正书和结尾的文体结构组成,演出以“书帽”开头,可说可唱,内容与正书无关。艺人说唱鼓书以历史传说,野史演义,民间唱本为主,可现场编词,行内称“造词”。艺人必须通晓原著,记住其故事发生的朝代、地点、人物、主线情节等要点,设计好分场结构框架,演出时现场进行口头创作。“说、唱、做”是说书艺人必备的基本功,是演出成功与否的关键。说,是语言艺术,行内称“道表、说白”,说白有两类,一是艺人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介绍人物;二是“替人物说话”,以第一人称说唱人物语言,区别不同人物性别、年龄、身份,运用变音技巧,达到如闻其声,似见其人的效果。道表有章法,忌散言碎语,艺人还善用方言俚语、插科打诨以吸引听众,有的艺人则以借用诗词歌赋,出口成章。唱,艺人所唱为“平板调”,长于叙述故事,唱词合辙押韵。岳西艺人多用“轻音韵”,即“人辰辙”;唱词还要注重平仄,上句落仄,下句落平;唱词为“七字句”(二二三式、四三式)或十字句(三三四式或三四三式)的句式结构;艺人可自由增加衬字丰富其表现力。唱腔风格讲究张弛有度,字正腔圆。于诙谐处见儒雅,在细腻中现激情。艺人的说唱风格各不相同,他们共同构成了岳西鼓书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流派风格。做,岳西鼓书重做工,素有“一人唱起一台戏”之说。鼓书艺人和书目人物之间频繁转换角色,时进时出,艺人灵活运用手法、眼法、身法、步法,以喜怒哀乐各种表情达到以虚为实、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同时还善用口技模仿各种声音,增强其感染力。
岳西鼓书是根植于民间的草根艺术,其形式和内容通俗化、大众化。鼓书为单人表演,独来独往、活动灵便。鼓书的表演场地不拘,田头地边,农家小院,既可露天说唱,也可登堂入室。多在农闲喜事、礼仪节庆的场合演出。它具备易于接待,费用低廉,适应性强的特点,在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山区倍受民众欢迎。
2、音乐
岳西鼓书的音乐结构为单曲体,徵调式,四句[平板调],落音分别为“1、5、6、5”或“2、5、6、5”;节奏多用2/4节拍,每句四小节,收句延长至鼓点接上;常用“1、5”上下句反复演唱大段叙述性唱词,唱腔以平板调为主,兼有急板、缓板、哭板和叠板的板式,以表达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
表演器具由扁鼓、牙板、鼓条、鼓架组成,扁鼓以梨木、红木或枣木挖成圆形,上下蒙牛皮,边缘用铆钉固定(直径为25—30cm以内,高度为20cm左右);鼓条用材质坚硬的杂树条(长度为30cm左右);鼓架用六根细竹支成三角形支架,高度根据艺人身高及使用习惯而定,上用细绳攀系以固定板鼓;牙板采用材质坚硬,音质清脆的红木、檀木、枣木、梨木制成(长度为25—30cm、宽度为8cm、厚度为1.5cm)。(见附件7 )
3、板调
岳西鼓板调,即鼓书艺人演出中击鼓打板使用的曲调,大多数艺人沿用传统的“三下牙子四下板”基本板调。但在岳西鼓书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县域和周边地区鼓书艺术的交流融汇,这种基本板调被各代艺人不断发展创新,其中杰出的艺人刘友梅掌握一套“绿林鼓板”,俗称“江湖鼓板”。是由各种轻重缓急、刚柔并济的板式、节奏组成的套路板调。艺人根据说唱内容、人物情感、环境渲染的要求而灵活选用鼓板调,使得有限的节奏、板式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变化,具有高度程式化、难度化的艺术特征。现尚存“六板七调”。1、六板分别为激板,快板,慢板,悠板,缓板,点板。板路运用涉及使用手法和节奏快慢:(1)、激板、快板,用1/4节奏,演奏时击鼓出声重而脆,击打牙板速度快而有力。(2)、慢板、悠板,用2/4节奏,演奏时鼓声舒缓动听,艺人需达到慢中带悠、悠中传情的感觉,击打时牙板向外轻轻点打。(3)、缓板,用4/4节奏,鼓声轻柔缓慢,艺人借此表达伤心泪别的心情。牙板向内轻轻敲打,俗称“反把”。(4)、点板,用1/4节奏,在对白间使用,调节气氛、控制节奏,牙板正打点敲,属于常用手法。2、七调分别为“二马回场”、“百鸟出山”、“吕洞宾”、“娘送女”、“情板”、“韩湘子”、“凤点头”。(1)、[二马回场调]使用点板、缓板,用于鼓书唱腔和道白的间奏伴奏,集中使用常见于“书帽子”和结尾。(2)、[百鸟出林调]只使用激板,以极快的牙板击打速度营造疾风骤雨般的效果,常见于表现两军作战的激烈场面。(3)、[吕洞宾调]使用慢板转激板,常在故事中瞬息祸福、大难临头的转折、突变情节中使用。(4)、[娘送女调]使用慢板、悠板、缓板,常见于婚丧嫁娶、生死离别等情节。(5)、[韩湘子调]使用慢板、悠板、快板,用于夫妻分离、久别重逢、思乡盼亲等情节。(6)、[情板调]使用悠板、缓板、快板,用于男女谈情、喜事临门的情节。(7)、[凤点头调]使用中速的快板、悠板,用于男女对话,互诉衷肠的的情景。
4、书目
岳西鼓书主要以长、中篇传本为主,短篇说唱本为辅。内容广泛,有反映朝代更迭、忠奸争斗的历史大传和野史演义的书目,如《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征东》、《扫北》、岳飞传》、《杨家将》、等;有情节扑朔迷离、悬念丛生的公案书目,如《刘公案》、《包公案》、《海公案》、《于公案》等;有描写刀光剑影的武侠传奇书目,如《七侠五义》、《五鼠闹东京》、《粉妆楼》等;有展示生活百态、悲欢离合的言情书目,如《李三娘磨房产子》、《梁祝》、《陆英姐》、《女状元灯笼记》、《卖水记》、《玉带记》等;有描写神话志怪的书目,如《封神榜》、《白蛇传》、《张三姐思下凡》、等;还有《林海雪原》、《白毛女》等新编书目。这些书目内容丰富,老少咸宜,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听众需求。(见附件5、6 )
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乐器道具:扁鼓、牙板、鼓架、鼓条。(见附件7)
曲目作品:民国石印线装书:《李三娘磨房产子》、《陆英姐》、《女状元灯笼记》、《卖水记》等(见附件6);部分手抄本:《桃花坞》、《紫金镯》、《张三姐思下凡》、《玉带记》等;现代出版物:《杨家将》、《三国》、《隋唐》等。(见附件5)
四、项目论证
(一)岳西鼓书主要特征
曲调形态特征:岳西鼓书所唱主要曲调为四句式“平板调”,唱腔音乐结构为单曲体,唱词大都为“七字句”、“十字句”的上下句体,音乐构成较为单纯稳定。岳西鼓书艺人所处文化环境优越,当地有黄梅戏、高腔等戏曲音乐,宗教音乐(道士腔、佛教音乐)以及丰富的民歌。还有太湖鼓书、英山鼓书的影响,因此艺人能从各种地方音乐中吸收养分,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岳西鼓书曲调形态。
板调形态特征:岳西鼓书丰富的鼓板调式在叙述故事情节、描写人物性格与心理活动时,具有独特的效果。这种根据故事的篇幅、情节发展和刻画人物的需要所组合成的板腔序列,构成了岳西鼓书的鼓板调结构形态。
语言形态特征:岳西鼓书是用本县西部方言说唱的曲种,在其韵白(即官话)中也保持地方语言的特色,构建了以冶溪、古坊等地(原太湖后北乡)特定方言为音韵基础的语言形态。
传承形态特征:鼓书艺术以师徒口耳相传为主要传承方式,艺人必须掌握熟知大量的历史演义、民间故事、人物传记,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做到书场献艺随口道来、出口成章。同时鼓书表演形式相对固定,初学较易入门,但说好不易,这就使得鼓书具有极强的传播性和较高传承要求的双重特征。
(二)重要价值
历史价值:岳西鼓书是现存历史较为悠久的曲种之一,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自清代同治年间传入,历经五代艺人传承发展,已形成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曲种,与当地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教化价值:岳西鼓书唱词合辙押韵,文辞通俗易懂,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不仅承载了当地人对于生活的认识、理想、愿望和趣味,而且大量蕴含着当地人的社会伦理,所唱劝世、习俗故事等都充满了扶正惩恶、精忠报国、扶危济困、侠胆义肠的普世价值,使得岳西鼓书的表演不是单纯的艺术和娱乐,而且兼具民俗载体、乡土生活和社会教育的多重功能。这为丰富大众娱乐生活,塑造社会人文精神,弘扬优良道德规范,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濒危状况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众文化审美趣向有所转移,岳西鼓书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改变,演出市场低迷,活动阵地缩小,鼓书艺人演出收入低微,一些颇有造诣的艺人因年事已高,或退出舞台,或相继谢世,积累一生的绝技难以传承,年轻艺人对于传统唱本继承不足,难以独树一帜,岳西鼓书的传承和发展显现很大危机。
五、项目管理
(一)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县文化部门早在1956、1958、1965年就分别举办过三届全县鼓书培训班,学员遍及全县各地,优秀学员李启厚1958年成为县文工团鼓书演员,1959年参加地区文艺会演并获奖。1980年代,县文化部门为县内鼓书艺人登记建档,颁发“演出证”,促进鼓书演出市场的良性发展,保障了艺人合法权益。
2、1985年、2003年,县文化局先后抽调人员撰写岳西鼓书条目,分别入编首部、第二部《岳西县志》及《岳西县乡镇简志》 ,各级新闻媒体为岳西鼓书做了大量宣传、推介工作。
3、岳西文化馆已对现有成果进行整理建档,将已搜集的文字、音像等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建立了专门的档案室予以归档 。2009年,县主管部门推荐岳西鼓书作为岳西县非遗代表性项目入录《安庆非遗田野调查·岳西卷》一书 。2007年,岳西县人民政府将其列入第一批岳西县非物遗项目。(见附件2)。2010年,岳西县政府将非遗保护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4、根据实际情况,对健在的老艺人提供良好的传承条件,对学艺新人加大扶持力度,尤其对反映现实题材的新编书目给予大力支持,为其创造演出机会。
(二)资金投入情况
2006年,县委县政府拨款8万元用于岳西县非遗普查工作,将岳西鼓书列入首批岳西县非遗项目并建立档案库。
2010年,岳西县政府将非遗保护经费3万元纳入年度财政预算。2012年后,岳西县政府增加非遗保护经费年度财政预算为6.5万元 。
六、保护计划
1、开展田野调查,搜集岳西鼓书流布区域的原始资料;健全档案库、数据库,对与鼓书相关的历史文献,原始唱本、曲谱、早期录音资料妥善征集保存。
2、发现、培养鼓书传承人,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建立鼓书传承人数据库,解决鼓书传承后继无人的现象。
3、在中、小学校及社会中开展鼓书艺术讲座、表演活动;举办岳西鼓书系列演出活动,鼓励、扶持艺人走村串乡演出。利用现有乡镇综合文化站或在旅游景区设立书场。积极开拓鼓书演出市场。
4、组织专家小组负责岳西鼓书的文本、影像编撰工作,使《岳西鼓书》著作、影像出版发行。
5、设立岳西鼓书传习所,购置必要的舞台、演出设备,使鼓书的传承、展示有一个稳定集中的场所。
岳西鼓书介绍
2020-05-25 11:32:00
上一篇:为祖国庆生 岳西唱响非遗赞歌
下一篇:岳西鼓书图集